【民族团结一家亲】探亲日记系列报道之(七)

来源: 校新闻网发布时间:2017-04-06浏览次数:116


3月31日   星期五   晴


  三月的乌鲁木齐乍暖还寒,从火车南站出发,经过15个小时火车、汽车的辗转,我第二次踏上了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托万克依麻木帕夏村的土地,看望我的结对认亲户玉素甫江兄弟。还是上次熟悉的乡村柏油路,路边农田里的冬小麦已长得绿油油。心情格外舒畅。


 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和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讲话精神的学习,让我更加体会到中华民族万家团圆、共享天伦,走亲访友、共祝美好的浓浓真情;体会到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,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。时隔几个月未见的维吾尔族亲戚,虽然不定期的都在电话问候,但家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?心中一直都有一份牵挂,希望马上见到我的小兄弟。在火车出发前,我们就已经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同志通了电话,一个电话、一股暖流,就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一般,那种急切和期待让我坐立难安。


  一进村委会,我就看到了我的亲戚玉素甫江!虽然我的兄弟因为田间劳作,皮肤变得黝黑,但是在茫茫人群中我一眼就望见了他。我高兴、激动地走上前去,一把抱住我的兄弟:“小伙子,几个月不见,你又壮实不少啊!”虽然我俩语言不是很相通,但是兄弟之情的那种亲切感丝毫没有减少,我们通过眼神和手势的交流就能感受到对方的暖意,我们都看着对方呵呵地笑着,彼此非常感恩自治区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的政策让我们相识成为亲戚。

 




  我们在一起聊家庭、拉家常,寒暄了好一会儿,我说简单的汉语他可以听懂,偶尔我也冒出两句维吾尔语。我给玉素甫江带了米和油,上次记得他说在外面干活有时手机无法充电,这次我特意给他买了充电宝,这样他以后充电就方便多了。我告诉他趁着年轻要多学习、多锻炼,在思想、生活上取得进步,早日结婚成家。玉素甫江盛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,后来知道今天我还要去结对扶贫户家里,所以和我约定,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去家里,尝尝他亲手做的抓饭。


  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告诉我们:由于托万克依麻木帕夏村是个新村,为了顺利完成脱贫攻坚、精准扶贫工作,今天除了探亲之外,每个正处级干部将与两个贫困户进行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。因此,今天我又新结识了两个扶贫户艾麦尔·司马义和多力昆·毛拉。


  在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艾尔肯·托呼提的带领下,我们来到扶贫户家,深入了解农户的生活、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。我与我的两名被帮扶人进行了亲切交流,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,两个贫困户家里共同的特点是:住着面积不大的土砖房,地少人多,家中有孩子正在上学,其中一家丈夫因残丧失劳动能力,家里只有几只绵羊,没有交通车辆、没有大型务农机械,全家靠种棉花为生,缺乏庭院种植及牛羊养殖技术。通过实地了解情况,我切实感受到了贫困群众生活的不易,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分析原因,制定长期扶贫工作计划,利用农业高校专业特点,因地制宜,为农户想办法引进养殖种植技术,并且时刻操心牵挂,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户解决问题。为他们送去党的关怀与问候,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利民措施,引导我们的亲人们团结一心,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。

 




  亲戚越走越亲,感情越走越近,亲戚之间的感情是不断的交流走动建立起来的。自治区开展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”以来,干部和基层群众联系走动,交往交流,党的声音和各项惠民政策被带到基层群众家里,民族之间真挚的情感通过一个微笑、一件礼物、一声问候、一个个微行动正在逐步得到巩固加强。(学生工作处  吴星霖)